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外国人在上海 >> 正文

睿智对上海的“声声”记忆:以前如此宁静,现在太吵了

2013年6月21日 14:25
来源:新闻晚报记者黄燕芳  
 

图像

    生活在上海
 
    星空下的巴塞罗那奥运会
 
    1991年,28岁的美国小伙睿智第一次来到上海,当年10月,他偶然认识了一位上海姑娘,并于1992年12月在淮海中路上举行婚礼,将这位秀气的江南女子迎娶为妻。当时,睿智的丈母娘家住在金陵东路上,一家6口挤在小小的屋子中,而睿智成为了这个家庭的第七人。
 
    睿智回忆说,那时的老上海人夏天都穿得十分凉快,男的几乎都光着膀子,坐在弄堂口的竹凳子上下象棋或是打牌。1992年的夏天正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举行的时候,那时家家户户的电视机基本上都还是很小的黑白电视机,信号还常常不好。所以,每天到了晚上,弄堂里有些人家就把电视机从屋里搬出来,架在屋顶上,人们也都坐在屋顶上看电视。
 
    “坐在屋顶上,头上顶着无际的星空,从小小的电视机里看着奥林匹克比赛……那样的场景,就算现在想来也依然觉得心旷神怡。”睿智说到这里还闭上了眼睛,放佛陶醉在1992年的某个夏夜。
 
老上海留下“声声”记忆
 
    然而,生活并不总是充满情趣,与丈母娘一家挤在“亭子间”里,老上海独特的生活给睿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“声声”印象。
 
    上世纪90年代,不少家庭都没有独用的厨房,而是需要和同层楼乃至同幢楼的所有邻居合用公共的厨房空间。临近饭点,厨房里除了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,还常常冒出“抢地盘”的话语声。
 
    不过,在厨房里最令睿智 “头大”的声音还不是争吵声,而是隔壁姆妈剁肉馅的声音。“几乎每天,我都会听到厨房里传来‘砰砰砰’的声音,常常还会持续半小时以上,简直令我抓狂。”
 
    幸好,剁馅的声音还没冲破睿智对噪音忍耐的极限。真正让他痛苦的是邻居们搓麻将的声音。“每天都有人搓麻将到凌晨,可能到三四点,根本没消停多久,那种声音又会响起来,似乎一天24小时都有人在打麻将。”睿智无奈地说,后来他也入乡随俗地学会了打麻将。
 
    总体而言,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还是个安静的城市,睿智说,当时整个城市几乎都是自行车,不像现在的上海有这么多汽车。住在金陵东路上,睿智最爱的声音就是黄浦江上时不时响起的轮船汽笛声。
 
每次回沪探亲都会迷路
 
    对于当时听不懂普通话更别提上海话的睿智而言,每周六晚上电视台播放的英语原声电影是他最高兴的时刻。每到周六,他必然会买上爱吃的锅贴和大白兔奶糖,准时守候在电视机旁。对那时的睿智而言,电影的内容根本无足轻重,只要能听到英文就好。
 
    可惜的是,由于在上海找不到合适的发展机会,睿智最终还是携太太于1995年返回美国。睿智回国后去攻读了他的博士学位医学管理,他和太太始终相信有朝一日必然有机会能重返上海发展。本以为七八年就能回来,没想到,他们这一等就等了13年。
 
    2008年重回上海工作前,睿智和太太时不时回沪探亲。睿智感叹,尤其是在1994年至2004年这十年间,他们夫妇俩每次回来都必然迷路。“老房子拆迁了,公交线路改了,地铁开建了,新大楼拔地而起,到处都在修建,汽车越来越多,上海的变化实在太大了。”
 
浦江夜景是最美城市景观
 
    重回上海生活的睿智一家现在住在长宁区。尽管睿智心中最理想的居住区域在徐家汇,但他只能无奈感叹,那里的房子太贵了。阔别十多年,在睿智看来,新上海的浦江夜景是全球最美丽的城市风景,只有在香港太平山看到的东方之珠夜景可以媲美。
 
    “东京市中心也有一条河流,但两岸的景观没有上海浦江这么美。朝浦西看,是历经百年的万国建筑,象征着过去的时光;朝浦东看,是高耸入云的摩登大厦,象征着未来的发展。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城市景观。”
 
    令睿智觉得略有困扰的是,现在的上海“太吵了”。以前,上海的夜晚是非常宁静的,尤其是晚上十点后,几乎万籁俱静。现在,即使到了半夜乃至凌晨,睿智都还能听到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。
 
    与上海太太生活了这么多年,睿智深深爱上了上海美食——锅贴、生煎、小笼、烤麸。他遵循着老上海人的叫法“生煎馒头”,即使明知生煎并不怎么健康,但他还是爱吃小杨生煎。
 
行善在中国
 
组建医疗救援队奔赴雅安
 
    4月20日,四川雅安发生7级地震。和睦家医院组建了北京和上海两支医疗救援队,分别于4月22日和23日赶赴灾区。睿智虽然没有亲自赶赴灾区,但也时时关注着那里的一切消息。睿智告诉记者,上海和睦家救援队队长汇报称,医疗队一路前行一路救助,还去了一些远离县城的小山村,为当地的居民诊疗,当地居民都十分感谢。
 
    一路上,除了救助受外伤的伤员,救援队还为普通的病患诊疗开药。在一个小村庄里,上海和睦家医疗队遇到了一位高血压十分严重的老人。他们本以为老人不知道自己的病情,不料老人自己清楚得很。之所以病情严重,是因为他已经停药两年。当被问及为何停药时,老人说,县城医院实在太远了,来回一趟太不容易,就索性停了药。
 
    医疗队不仅分发药物,还为当地居民解决心理问题。地震发生后,很多人即使没有受伤也还是陷入深深的恐慌情绪中,医疗队就会帮助排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情绪。4月28日,上海和睦家医疗救援队已经安全返沪。
 
不该有任何东西阻碍行善
 
    和睦家医疗集团是中国境内第一家按国际标准设立、诊疗技术领先的综合性医疗机构,其宗旨是:在家庭般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里,为患者提供独特的、全方位的医疗服务。起初,在和睦家医院就医的病患基本为外籍人士,目前中国籍病患的比例已经占到了约一半。尽管和睦家医院收费不菲,但睿智坚持,和睦家绝不是一家仅仅给有钱人看病的医院,医院同时也会帮助那些看不起病的弱势群体。
 
    和睦家儿童医疗基金会是和睦家医疗集团旗下的爱心慈善机构,在睿智的带领下,基金会为诸多弃婴、孤儿、孤老、农民工子女等送去免费的医疗服务。
 
    在雅安地震发生后,中国民众普遍对红十字会缺乏信任,有些人甚至拒绝向红十字会捐款捐物。睿智对这种行为并不认同,他说:“假设你吃到了一道很难吃的菜,难道你从此就再也不吃东西了吗?不会,你还是会继续吃。你不能因为遇到了一个坏人就认定所有人都是坏人,再也不帮助他人。行善不是为了给任何人看的,而是因为我内心真诚地想要帮助人,想要付出,想要给予。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,不应该有任何东西或任何人成为行善的阻碍。”
 
    但睿智同时也建议,红十字会想要破除现在的信任危机,第一步就需要聘请第三方的审计机构。而对于想奉献爱心的人,睿智则相信,肯定有一些慈善机构是值得信任的。
 
建议增加商业医疗保险
 
    作为一名医院的院长,睿智对于中国目前的医疗状况也有自己的看法。
 
    首先是医生的数量太少。睿智说,据他了解到的数据,目前在中国,每名门诊病患与医生接触沟通的时间平均只有4分钟,包括病患介绍病情、医生用听诊器检查、医生解读检验报告等。而病患在诊室外排队等候的时间却长达几十分钟甚至数小时。门诊之所以这样匆忙,就是因为医生数量太少。一方面,这使得病患得不到被尊重的感觉,不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;另一方面,这也可能使医生的工作不够细致,或许为将来的医患矛盾埋下隐患。
 
    其次是保险的覆盖太低。这里所说的保险并不仅仅指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险、医疗保险,也涵盖了各种商业保险。睿智介绍,在很多国家,医疗保险都分为两个部分,政府提供最低保障,个人则可以购买各种商业保险。中国目前基础医保已经基本覆盖,但商业医保的覆盖率还非常低,且大多常见于外资单位。有了商业医保,病患就不用再担心基础医保不包括的费用,这也能帮助一部分觉得“看病贵”的人。
 
    再次是缺少仲裁机构。睿智觉得,医疗仲裁机构的缺少、病患投诉上诉难度大,这也是造成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原因。中国目前的医疗体系需要改革,增加仲裁机构,方便病患进行投诉或者上诉,不再让病患觉得自己是无处申诉的弱势群体,使医患关系健康发展。
 
 
 
洋眼看上海
 
请教孩子们说点上海话
 
    以前,孩子们无论在学校还是家中都说上海话;现在,孩子在学校里都说普通话,回到家也说普通话;再加上,很多上海家长们也不会教自己的孩子说上海话。这导致越来越多的上海小囡只会听上海话,但不会说。我自己的两个儿子也是这样,听得懂,但不会说,这很可惜。
 
   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化,语言也是其中的一部分。在上海文化中有很多部分是基于上海方言的,一旦上海话真的消亡,上海的文化也就失去了很重要的部分,将变得与其他城市趋同。
 
    建议家长教自己的孩子学说上海话,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方言课。毕竟上海话和普通话并没有冲突。